第二十二章 上山 (第2/2頁)
沒有資本,好多計劃提不上去。他隱約記得,雷公頂那座山有不少的田七,看能不能去挖一些回來。
最近三五年,田七的價格飆升,尤其是野生的田七,市面上幾乎看不到。從三年前幾十元一斤的價格,到去年三兩百,今年更是近千元。
當然,這說的是野生田七。人工種植的,市場價就一百多。那些施化肥、打農藥的田七,其實功效已經大大降低,便宜不是沒有道理。
早餐加上一碟自己家炮制的酸菜,張凡足足吃了三碗。要知道,他們家用的可是以前的海碗,可不是餐廳那種拳頭大的。
雷公頂是張家寨附近的一座高山,因為經常難看到雷電落下,所以就有了這個稱呼。
這座山的植被很茂盛,路不好走。學過物理化學的人就不會奇怪,雷電多,能分解空氣中的氮氣,氮是一種養料。
跟著張凡出發的,還有李全那個大塊頭。
他也不出去工地干活,就想著留在村里,好好跟張凡打理水果。跟葉天生一樣,張凡喊到,二話不說就提著開山刀跟著來。
張家寨位于亞熱帶,可雷公頂主要還是以松樹、杉樹等針葉樹為主,合抱粗的大樹滿山都是,各種藤蔓在樹林里織網。
還好,有李全這個傻大個在前面開路,一把開山刀硬是劈出一條小路來。
“凡哥,我們找什么?”李全忍不住問道。
“山漆,我記得雷公頂這里挺多的?!?br />
以前,還會有村民上山挖幾個回去給老人煲湯。而今,隨著西醫的流行,草藥早被嫌棄。與其上山找草藥,還不如打一針好得快。
山漆是張家寨當地村民的叫法,葉天生點頭:“好久沒有人來,應該很多了吧?”
走了一會,碰見一只黃猄,小牛犢大小,發現人立即跑得無影無蹤。
黃猄是孤獨活動的動物,習性膽小謹慎,多在夜間或清晨、黃昏覓食,白天隱蔽在灌叢中休息。
在南方山林,經常能看到它們的蹤跡。
“凡哥,要不要留在這埋伏一會?”李全高興地說道。
黃猄有個習性,無論跑多遠,它還是會回到原來活動的場所。因此,捉它們并不難,弄幾個陷阱,通常跑不掉。
“算了,正事要緊,守株待兔都不知道要多久?!睆埛矒u頭道。
田七一般長在高山,海拔一千米以上品質最好。途中,看到一叢叢的松菇,張凡也沒有放過。
這些山貨,在外面可是很難吃到的。即便有,十之八.九都是人工種植出來的。
松蘑除具備一般蘑菇生長條件外,還必須與松樹生長在一起,與松樹根共生,其生長環境為海拔五六百米的陰坡或半陰坡的松樹林中。
這種菌類肉質肥厚,味道鮮美滑嫩。不但風味極佳、香味誘人,而且是營養豐富的食用菌,有“食用菌之王”的美稱,不亞于猴頭、靈芝,歐美尤視之為珍品。張凡豈有放過之理?
又往上爬了一會,他逐漸看到了田七的植株,稀稀疏疏散落在林間。